当前位置: 首页> 水产资讯> 全国600亿、广东200亿虾苗目标,正大水产中国规划谋变
  • 全国600亿、广东200亿虾苗目标,正大水产中国规划谋变
  • 2020-11-24 20:10:38

  • 文/图 水产前沿 唐东东

    “正大一直倡导的理念是不管碰到多大困难,都在寻找一种生物安全的养殖模式,从来没有去教行业怎么用药。我们都是在维护生物安全的基础上,去获取正当的利益。包括现在,我们对行业资源的整合也是围绕食品安全的理念来执行。未来正大将发挥其核心技术优势,吸收社会资源,走联合发展的全产业链经营之路。”——《水产前沿》专访卜蜂水产(阳江)有限公司、广东正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何腾飞


    何腾飞:现任卜蜂水产(阳江)有限公司、广东正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 2001 年加入正大集团,曾任福州大福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 ;有着多年水产行业丰富经验,在对虾养殖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以及行业发展眼光。


    正大集团在中国的水产业有了新的谋划,从基于“食品安全”的角度立意对中国分散而混乱的水产养殖资源进行整合。已在中国形成从苗种繁育到加工流通的完整产业链,且有着良好的消费市场认可度的对虾产业成为正大集团的首选方向。

      

    600 亿虾苗规划应运而生,将以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等传统对虾养殖区域为主要市场落地,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湖南、湖北等新兴养殖区域来协同发展。按新规划,正大集团整合自身在中国的苗种、养殖、饲料、动保等资源的同时进行产业链合作,最终以加工产品的形式通过自营或合作的便利店,向消费终端市场提供安全的对虾食材。

      

    尽管正大集团在泰国有成功的经验,能在养殖过程中做到 100% 的生物安全,但体量庞大、资源又极为分散的中国市场,食品安全仍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目标。然而不可否认,正大集团应该是最有希望在对虾食品安全上探寻出路的企业。


    可以看到,正大集团正以更开放的思维来促成计划的实现。2015 年12 月 31 日, 正大集团卜蜂水产 (阳江)有限公司与“中国对虾全产业链优秀运营商”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之间的高层互动,据官方报道称,双方都希望今后有机会开展互利合作。


    “我们会选择一些企业来合作,包括幼体、生物制剂、生物饲料等等领域,未来正大除了一些核心的技术之外,其余所有的资源会对外开放。 ”卜蜂水产(阳江)有限公司、广东正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腾飞表示。他负责对接广东市场 200 亿虾苗的规划目标落地,总的宗旨是需要以产业链的角度出发把从种苗到食品整个链条完全贯穿,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养殖版块要做到生物安全。


    “只要能提供安全优质食材,即使是饲料等同行企业,我们也可以变成合作伙伴。 ”做了十余年饲料销售和技术服务的何腾飞开始更多地扮演整合行业资源的角色,这也是正大集团对虾新规划带给团队最大的变化之一。


    十年前,在中国对虾养殖业深受病毒病影响时,正大集团推出 SPF 虾苗从根源上解决了虾产业发展瓶颈问题。现在,正大集团要以终端牵引的方式作为新局势下对虾产业的解决方案,结局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正大对虾产业项目规划


    寻求产业链合作

      

    FAM :前段时间正大突然停售种虾,主要原因是什么?

      

    何腾飞 :直接卖种虾不是好的开发方式,最关键的是苗场买了种虾过去,整个生产管理与品控手段跟正大来比,做不到我们的水平,就会导致苗种质量出现差异,但无力控制而流向市场。当市场上育苗企业打着正大的招牌用药育苗,养殖户买苗后若养失败了就会归咎正大,对正大也不公正,这种误导问题没办法控制。而正大的品牌跟品质是紧密联系的,如果正大对虾产业项目规划品质达不到这个标准就不是正大了,所以卖种虾的最终结果对正大品牌伤害太大。


    正大虾苗的价格卖得高,但固定资产、技术人员、品检品控投入的成本也很高,外面的苗场明显比我们的成本低很多,做苗就很赚钱。目前,整个国内没有一个企业能做到跟我们正大一样,在种虾的繁育体系能建立这样一个高标准的体系,因此我们不希望卖种虾,但可以考虑合适的合作方式。

      

    FAM: 会以什么方式来展开合作?

      

    何腾飞 :退而求其次,不卖种虾的话可以选择合作标苗,用正大的品控系统支持。正大可以按标准化的管理流程,用生物安全的方法以循环水的方式生产,能向市场供应优质的幼体。


    我们会与合作苗场约定使用虾苗的销售品牌,正大品牌未经我们认证和授权不得使用,也不能打其它的牌子卖。有关合作方面,我们会换向思维,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来考虑。

      

    FAM : 产业链的角度怎么理解?

      

    何腾飞 :正大有几大事业规划,如果全部由自己做,不管是从时间、成本到规模,都很难快速达到预期,而且现在中国很多产业的产能严重过剩,没有必要再重复建设、浪费社会资源, 采取并购或合作的方式比较好。


    水产板块我们有个 600 亿虾苗的规划。目前中国对虾苗种市场有 6000亿尾, 其中真正的优质苗是 3000 亿尾,我们的规划,第一步是要做到 600 亿尾,市场的百分之十,不可能垄断中国市场,但试想 600 亿优质虾苗进入市场后,对整个行业会带来很多包括技术、标准化等的正面影响是很大的,不亚于一场产业技术革命。

      

    FAM :正大 600 亿虾苗规划中,您主要对接哪些业务?

      

    何腾飞 : 600 亿虾苗计划是正大在中国的整体规划,会采取育苗和标苗并行的模式同时展开,以南方沿海省份为主力,华东、华中等地协同发展。我是具体负责广东地区 200 亿尾目标的实施。


    我们现在在广东重新调整,肯定是做产业联盟,会选择一些企业来合作,包括幼体、生物制剂、生物饲料等等,只要是企业在某个板块做得不怎么好的,都可以跟正大来合作。或者说企业有非常优秀的销售团队,但没有优秀的产品,那我们也可以进行组合。


    未来正大除了一些核心的技术之外,其余所有的资源会对外开放。以前我们整套核心产品如种虾料、苗料是配合自己的苗种内部使用,现在都考虑对外合作。养殖层面,我想把以对虾养殖作为事业来发展的群体整合起来,全力扶持这些人。


    生物技术是最核心的技术,会颠覆传统的饲料生产工艺。目前的水产饲料生产工艺很简单,就是把大颗粒变成小颗粒,只有量上的变化没有发生质的改变。但如果用生物技术去处理就可以发生质的变化,把大分子变成小分子,影响更容易被水产动物吸收。我会逐步在饲料上进行微生物处理。



    正大养殖的大虾



    正大加工虾产品


    解决对虾食品安全问题

      

    FAM :正大 600 亿虾苗规划的初衷是什么?


    何腾飞 :正大未来五年内在食品方面会有一个大的突破,其中核心业务方向之一是水产食品——如何给中国再贡献一款安全的食品。


    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食材的安全性值得怀疑,正大一直不敢在中国建立水产加工厂的原因就是没有足够的安全食材用于加工。虾的饲养周期很短,最容易在人工可控的养殖环境下做到生物安全,而且虾是优质的蛋白食材。


    但从整个东南亚的养虾情况来看,整体是呈萎缩状态,比如泰国的对虾年养殖产量就 25 万吨,中国作为最大的消费市场同时也是最大的养虾市场,没有理由不从中国市场下手来解决鱼虾食材的安全问题。正大的产业链是最完整的,在泰国我们自己的整个体系里面可以做到 100% 的生物安全。


    另一方面,中国的对虾养殖产业面临洗牌。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养殖模式下经济效益非常低,养成率不到20%,说明 80% 的池塘跟所配套的资源都是被浪费的,需要进行重新整合来加以利用。


    按我们的预估,2015 年中国的对虾养殖产量可能只有100 来万吨,之前最高峰时为 150 万吨,相当于这几年掉了 1/3 的量,也就意味着以前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想要再把产量提升上去就必须找到一种可持续的方式。这就需要颠覆性的变革,从从事这个产业的群体到养殖模式到土地的综合利用等,可能都要有新的思路出来,那我们就想着做产业链资源的整合。

      

    FAM : 600 亿尾虾苗最终能产生多少安全的食材?

      

    何腾飞 : 按 10 万尾虾苗消耗 1 吨饲料产 0.8 吨成虾来算,600 亿尾虾苗就要消耗 60 万吨虾料,能产 48 万吨成虾,占目前市场的 1/3 体量。

      

    FAM :这个规划提出来后,正大在中国将发生哪些变化?

      

    何腾飞 :正大整个体系最大的变化是以为省区为单位发展产业化,各省区可以拟定自己的规划和设想,但前提是要在整个框架里面来设计,必须从产业链的角度去规划,把从种苗到食品整个链条完全贯穿。最关键的是,养殖版块要做到生物安全。


    另外我们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从食品的角度来看,产业各个环节包括同行只要能提供安全食材,都可以寻求合作,而不是竞争对手。


    对中国对虾产业的贡献

      

    FAM :正大应该是最早在中国销售 SPF 虾苗的企业,能否介绍一下当时的事由经过?

      

    何腾飞 :我们是 2002 年在中国做虾料,2003 年在海南育苗。2003 年左右中国的白虾养殖主要是白斑病和红体病,我们看到这样的养殖环境下苗企发展也没有前途,不敢储备人才,担心万一大规模发病就会崩盘。当时我们做个市场调查,大概在市场上收集了 100 个虾苗样品,检测是否携带病毒,最终检测结果很震惊,有 70% 的虾苗有携带病毒。


    我们在 2004 年就下定决心要做SPF 虾苗。做 SPF 虾苗很痛苦,一万苗我们卖 160 元,而市场上的虾苗才卖 20 元 / 万尾,经常被客户质疑是不是骗人的。

      

    FAM : 后来找到突破口?

      

    何腾飞 :可以说,2004-2005 年我们一直处于摸索阶段,包括池塘密度放多少、苗种怎么打包运输、每一包装多少、能运输多长距离等等,也交了很多学费。


    2006 年我们在土塘养殖模式上有了突破,基本上找到了一个成功的方法。福建龙海地区的土塘一般可以养两批土苗,第一批是每年的 10 月下旬搭温棚养,一亩放 15 万 -20 万尾土苗,养殖过程中抓大留小,陆陆续续抓虾到第二年 5 月份,等温棚拆掉后,再放一批苗。温棚养殖时大部分的养成率是 3 成,一亩地的效益是 0.8万 -1.5 万元。


    后来我们在温棚里养两批(10 月份放苗到正月卖一批,正月放苗到次年端午节前后卖一批) ,密度放到 4万 -5 万尾 / 亩,夏季就放 2 万 -3 万尾 / 亩,相当于一年养 3 批虾。按我们的模式,温棚养殖成功率达到 80%以上,亩产量一批可以养到 800 斤,效益在 1.5 万 -2.5 万元 / 亩。这种模式带动下,正大的虾苗大受欢迎,尤其是在冬棚养殖这块的市场占有率很高,客户都排队抢。


    模式做成功以后我们还不断调整,基本可以保证客户一亩的效益在2 万元。我们的思路很简单,放养密度决定后面的整套养殖方法,把密度一锁定,整个喂料流程、服务产品的使用标准就能明确,并能确定什么时间内抓多大规格的虾。根据这个模式,我们后来也开发出很多产品,让养殖效益最大化。

      

    FAM : 2009 年是很重要的分水岭,一是 SPF 虾苗得到了整个市场的认可,往年做本地虾苗生意的老板开始遍地开花地发展 SPF 虾苗 ;二是中国开始出现对虾 EMS。

      

    何腾飞 :对虾 EMS 最早是 2009年 5 月份在福建出现,我们是最早发现的。一个是福建当时发展了很多的小塘养殖(福建在对虾养殖模式上做了很多创新,如小塘养殖、水泥池养殖) ,养殖户管理比较精细,能比较快发现问题 ;二是我们 2007 年就在市场上建服务站,对市场的动态比较了解。


    那 时 我 们 也 不 知 道 这 种 病 是EMS,只是发现虾养到三四十天、体长有 5-6 公分时会出现死亡,然后浮在水面上,而料台上健康的虾还在摄食。我们按直觉初步判断不是病毒病,认为一定是细菌所致。我们相信养殖过程中不可能无缘无故产生新的病毒,而且经过封闭式人工保育的种虾一直做抗病毒选育,基因中抗病毒的能力很强,但抗细菌的基因表达比较弱,容易受细菌感染。所以后来我们对 EMS 的整个研究方向是往细菌去做。


    我们也认为 EMS 的产生跟养殖户的肥水方法有关。养殖户买肥水膏来快速做水,但藻类正常的生长周期要一周。想加速藻类的生长和数量,藻种肯定是单一的,而且容易死,就会导致水体环境很不稳定,容易造成疾病。 有观点认为EMS是藻毒素引起,我认为不可能,因为 EMS 最早是在土塘里发现,如果是在铺膜的高位池里发现还有可能是藻毒素引起。


    2009 年 10 月份,海南也发现了EMS,到了 2010 年整个靠太平洋的沿海海域都有出现,印度洋那边则还没有。

      

    FAM :您认为正大对中国对虾产业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何腾飞 :正大一直倡导的理念是不管碰到多大困难,都在寻找一种生物安全的养殖模式,从来没有去教行业怎么用药。我们都是在维护生物安全的基础上,去获取正当的利益。包括现在,我们对行业资源的整合也是围绕食品安全的理念来执行。


    正大是中国第一家做 SPF 虾苗的企业,当时中国的虾苗行业非常乱,质量参差不齐,恶性竞争导致价格非常低。客观来说,正大把虾苗提高到一个优质、高层次的水平,某种意义上也是给了国内虾苗企业喘息的机会,能在正大架构起来的价格体系内,拥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去提升虾苗质量。


    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问题请联系 fishfirst@126.com。如需转载,请按如下格式注明出处:

    来源:水产前沿(微信号:fishfirst)

    作者:唐东东

    如未按上述要求转载,一律视为侵权。谢谢合作!

    征稿

    zhenggao

    中国水产业领先的行业公众号“水产前沿”诚征原创稿件,欢迎任何涉及水产的原创独家好稿(请勿一稿多投,请勿抄袭),也欢迎提供新闻线索。

    联系邮箱:fishfirst@126.com

    稿件或线索一经采用,均有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