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水产资讯> 藻类或是鱼粉等饲料原料的优质替代品
  • 藻类或是鱼粉等饲料原料的优质替代品
  • 2021-09-11 23:09:43

  • 微藻是啥?

      微藻是一类在陆地、海洋分布广泛、光合利用度高的自养植物,人体对它的消化吸收率高达95%以上,因其蛋白质、脂类等营养元素丰富而可以代替粮食,被称为“未来神奇食品”。


      如何选择?

      用于鱼饲料研究的藻类很大程度上都是选择成本低,而且有商业产品出售。例如,螺旋藻、绿球藻和杜氏盐藻之类的微藻。他们可通过低成本、开放池塘技术来生产,并以干燥粉末的方式销售,而且它们的营养价值获得了较全面的研究。


      目前,鱼粉、鱼油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据资料显示,2014年,我国鱼粉产量大致在45万吨,鱼粉进口大致在106万吨,全年鱼粉消耗在140万吨左右。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国家——占全球水产品养殖产量的三分之二以上,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鱼粉,而这些鱼粉,更多的是用海里的野生鱼生产加工而成,这不仅对海洋资源是一种严重破坏,而且从环境和经济的角度来看,这种对自然资源不断剥夺的做法,最终都将无法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新的可持续的饲料原料的替代品。而藻类无疑就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日前,《中国渔业报·第一水产》记者来到成都通威水产科技园,这里有一个300平方米的微藻培养温室,其微藻的选育、养殖到采集已形成较为完整的链条,微藻养殖技术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微藻VS 鱼粉

      

      其蛋白质含量高达60%到70%,相当于小麦的6倍,猪肉的4倍。

      

      众所周知,在水产饲料中,鱼粉之所以应用广泛,主要因为鱼粉中的优质蛋白质含量很高,含有鱼苗生长所有的必需氨基酸,以及能提供富含“PUFA”的脂类。那么,藻类能够在水产饲料中被用作很好的替代材料,是否具备这些必要元素?

      

      “从根本上讲,藻类是水生食物链的基础,是鱼类在进化过程中长期进化,适应自然的选择。”微藻研究员刘海燕博士介绍,其实在自然界中,许多鱼类包括一些肉食性为主的鱼类如虹鳟都会以藻类为食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藻类都是适合养殖的微藻,“一般会选择无毒、有应用价值、能进行大量培养或生产的种类进行研究和生产,目前主要是小球藻和螺旋藻。”

      

      通过对大量的藻类的分析显示,尽管存在氨基酸含量的差异,但它们一般都含有所有的必需氨基酸。对微藻类的分析发现了类似的高含量的必需氨基酸,对40种微藻进行的综合研究发现这40种微藻都具有类似的氨基酸构成,并且富含必需氨基酸。“以螺旋藻为例,其蛋白质含量高达60%到70%,相当于小麦的6倍,猪肉的4倍。可以说,微藻是人类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优秀的纯天然蛋白质食品源。”刘海燕博士介绍。

      而富含“PUFA”的脂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熟悉的“深海鱼油”,因为对人类的心血管健康有好处而备受推崇。但没有多少人知道,事实上这些脂肪酸的真正来源,正是处于食物链底层的藻类。这些高价值的藻类脂肪酸被沿着食物链直接或间接传递到鱼体。

      

      “藻类被认为是在鱼饲料中提供这些‘鱼油’的良好鱼粉替代材料,尤其是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以及花生油酸(ARA)。”刘海燕博士说,有许多文献专门研究微藻类中PUFA含量,尤其是那些水产养殖中获得应用的,如海水小球藻,三角褐脂藻,因为它们被认为是一些鱼苗以及滤食性鱼必须的。

      

      刘海燕博士表示,此外,一些藻类还被广泛用作鱼饲料中的色素来源。如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可用来生产虾青素,鲑鱼肉的粉红颜色是有这种色素造成的。螺旋藻(Spirulina)被用作其它类胡萝卜素的来源,一些鱼,例如观赏锦鲤,可将其转化为虾青素以及其它鲜艳的色素。杜氏盐藻(Dunaliella)会产生大量的胡萝卜素。


      

      应用与瓶颈

      

      现阶段,饲用藻类没有相应的标准,不利于在生产上的推广使用。

      

      微藻作为水产动物苗种的开口饵料和次级饵料生物的营养强化食物,在水产育苗中的地位无可替代。一方面,微藻是贝类、对虾幼体和部分鱼类幼体的直接开口饵料,相当于婴儿母乳;另一方面,微藻也是培养轮虫、卤虫、桡足类和枝角类等水产养殖次级饵料生物所必需的食物。

      

      “尽管藻类作为饲料原料,有助于稳定鱼类的生理状况,但是基于商业成本的考虑,藻粉作为饲料原料的替代,受到价格的限制。”通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国强表示,目前,许多种类的大型藻类和微藻类都已经被添加到鱼饲料配方中,以便评估它们的营养价值,但不幸的是,这些研究很少能够确定实现这些有益效果的具体营养因子,要么因为研究人员没有计划去研究这一点,要么因为实验设计不合理。

      

      据了解,藻粉的有效成分因地域、季节、采集时期及藻粉的种类不同相差很大,再加上目前加工出来的藻粉多为粗制品,因此对其产品难以进行准确的功效评价。

      

      “当前对许多藻的主要化学成分作用机理已基本弄清,但对混合藻类有效成分综合作用的机理研究较少,远不能解释藻类抗病的作用机理,这也影响了微藻在水产饲料上的推广应用。”罗国强表示,此外现阶段,饲用藻类没有相应的标准,而藻粉替代量偏大,成本相对较高,不利于在生产上的推广使用。因此,有关部门应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尽快制定出完整全面的标准和规范,进一步规范产品、提高质量。并体现在饲料目录中,以便更好地应用在饲料中。

      罗国强说,近年来,随着养殖技术和环保意识不断提高,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和饲料工业取得了巨大发展,有条件、有能力投资研究和开发利用藻粉这个项目。“通过对大量藻类的性质研究,藻类将在水产饲料配方的替代中发挥重要作用,以便让水产养殖实现更加可持续、绿色发展。”


      

      走进微藻“森林”

      

      这是西南地区最大、最先进的中试平台,可以实现对光照、温度、湿度等的自动监测。

      

      走进通威水产科技园的实验室,就仿佛置身于一片微藻的“森林”。园内建立了一整套全自动养殖车间,利用全封闭循环养殖系统,配合智能玻璃温室,能对微藻的生长进行智能监控和大规模培养、采收。这种封闭式培养可以有效避免外界污染,生产出来的藻粉可以达到食品、医药级别。公司通过微藻藻种库,微藻选育平台, 微藻中试自养平台和微藻异养研究平台,这四大平台的构建,为微藻在水产领域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目前,公司自主构建的水产领域的藻种库走在了行业的前列,藻种库中有来自于养殖池塘的微藻 40余种120余株,其中,有富含抗氧化能力之最的虾青素的雨生红球藻,富含藻蓝蛋白的螺旋藻,具有净化水质功能的小球藻等,这些藻种都是通威利用平板和显微操作法自主分离获得的。

      

      在微藻选育平台,单个微藻的克隆经过层层筛选,逐级培养,最后只有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的微藻才能进行大量的扩繁。对于微藻自养中试平台,公司建设有一座智能玻璃温室。这个微藻工业化中试平台,是西南地区最大、最先进的中试平台,可以实现对光照、温度、湿度等的自动监测。

      据了解,目前,通威在微藻替代饲料领域也在积极开展研究工作,富含DHA的裂殖壶藻的研究已经达到了国内外的先进水平。DHA又称为脑黄金,在虾苗,三文鱼等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威目前正在积极开展微藻资源在水产养殖方面的前瞻性的研究的,为水产原料的替代贡献一份力量。


    来源:中国渔业报·第一水产




    温馨提醒:限广西养殖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