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水产资讯> 【围炉夜话】经典教育故事
  • 【围炉夜话】经典教育故事
  • 2023-06-05 13:39:33
  • 专注是金

    日本有一家只有7个人的企业,其产品是有些人看来不值一提的哨子。可你千万别小看这小玩意儿,一年竟创造了7000万元的利润。原来这家企业的产品特别 “专一”——只生产哨子,他们聘用了300多名科技人才专门研发哨子,最贵的哨子卖了2万美元一个。在世界杯足球赛上,所有的哨子都是出自于该厂。更令人 惊奇的是,他们哨子的种类达到上千种,有给美国警察生产的专用哨子,哨子让他们给做绝了。 


    麦当劳的创始人是雷·克罗克,他以非凡的经营才能,把麦当劳兄弟的小餐馆变成了世界快餐第一品牌,自己也成为了美国乃至世界著名的企业家之一。  说,当年从麦当劳兄弟手中买下特许经营权的除了克罗克,还有一个荷兰人。两人走的是完全不同的经营之路:克罗克只开麦当劳店,而加工牛肉、养牛的钱任由别 人去赚;荷兰人却不仅开麦当劳店,而且投资开办了牛肉加工厂,使加工牛肉的钱了流入自己的腰包,后来,他又办了一个养牛场。多年过去了,克罗克把麦当劳开 遍了全世界,而那个荷兰人却窝在荷兰的一个农场里养着200多头牛。 


    启示:“善始者众,善终者寡”,这执著专注坚持到最后的“善终者”,也就成为了人生事业的成功者。可见,人生要获得成功,就要明确目标,专心致志,顽强执著,不达目的决不放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专注是金”,专注的确是成功的秘决。 


    对联人生

    宋朝的苏东坡,年轻时就已是常识渊博,人见人夸的青年才俊。日子一久,不免自满起来。一天苏东坡在书房门上贴了一幅对联: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苏东坡的父亲苏洵看了,担心儿子自大,不知求进,又怕撕下对联伤了儿子的自尊心,于是提笔在对联上各加了两个字: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东坡回来,看见父亲的字,心中十分惭愧,从此虚心学习,有了非凡的成就。 

    吾生有涯,而知无涯。 


    启示: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吾生有涯,而知无涯。掌握本领是无止境的,决不能轻易言满。这是因为,整个世界是无限的,是不断变化的,人们的认识也在实践的 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我们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去掌握浩如烟海的知识,无数事实证明,知识永无止境。即使再退一步,如果当时掌握了某个方面的 “绝对真理”,他的这项知识就满了吗?当然没有,因为世界是在变化的,在某一时刻是真理,而在其他时候也许就不再是真理了。我们应该在取得一定成绩后,继 续向着更大目标前进,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更多的成绩、对学习不感兴趣,或是“忙得没功夫看书“的人,终会被时代的激流所淘汰。也就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你是别人的一棵树

    有个人一生碌碌无为,穷困潦倒。一天夜里,他实在没有活下去了勇气了,就来到一处悬崖边,准备跳崖自尽。自尽前,他号啕大哭,细数自己的种种遭遇和挫折。 崖边岩上生有一棵低矮的树,听到它的种种经历,也禁不住地流下了眼泪。此人见树流泪,就问道:“看你流泪,难道你同我有相似的不幸吗?”


    树说:“我怕是这世界上最苦命的树了。你看我,生在这岩石的缝隙之间,食无土壤,渴无水源,终年营养不足;环境恶劣,让我枝干不得伸展,形貌生得丑陋;根基浅薄,又使我风来欲坠,寒来欲僵。看我似坚强无比,其实我是生不如死呀!” 


    此人不禁与树同病相怜,就对树说:“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苟活于世,不如随我一同赴死吧!” 


    树说:“我死倒是极其容易,但这崖边便再无其他树了,所以不能死呀。”     此人不解。 


    树接着说:“你看我头上这个鸟巢没有?此巢为两只喜雀所筑,一直以来,它们在这里栖息生活,繁衍后代。我要是不在了,两只喜雀可咋办呀?”     此人听罢,忽有所悟,就从了悬崖边退了回去。 


    启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其实,每个人都不只是为了自己而活着,一个再渺小、再卑贱的人,对于他人来说都是一棵伟岸的树。


    眼中只有野兔

    一位总经理要从三个很优秀的人中选择一位做助手,他再三权衡,难下结论,最后索性带着他们去打猎。到达目的地,一切准备就绪,在开始行动之前,总经理问: “你们看到了什么?”甲说:“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蓝天、白云,还有奔跑的野兔。”乙:“我看到了经理、同事、、眼前优美的景色,还有奔跑的野 兔、水中的野鸭。”丙说:“我只看到了野兔。”回到公司,总经理就确定丙为经理助手,后来丙干得很出色,不久就获得了提升。 


    启示:我们在看问题、办事情时,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如果不分主次,或抓不住中心,就不可能把事情办好。职员丙与职员甲、职员乙的 不同之处,就在于善于抓住中心,这也正是他取胜的关键。两恶权重取其轻,两处权重取其重。人生处处都在选择,成功或失败就在于选择的重心不同。 


    心境

    朋友小王爱好写作,总是埋怨没有好的环境,没有合适的时间。别人在单位说笑,他怕别人吵闹,又怕别人笑他迂腐。在家中租来的房间里,又嫌房间太小又阴暗, 让人压抑。他说:“要是能有一个清洁的环境,我一定能写出好作品。”结果不久他搬了家,环境一切满意,但始终没有如愿。他又说:“太安静了,缺乏灵感。” 


    启示: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其实,更多时候当我们埋怨一切不如意时,事实上不一定是外界环境的变化,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自身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 


    《昆虫记》的诞生

    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自幼爱好自然,经常观察昆虫和贝类的生活情况。他观察研究的热情,简直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为了了解昆虫的生活,他有时在野外纹丝 不动地伏在地上,从太阳升起一直观察到太阳下山。他为了捕捉一只昆虫,常常跟着昆虫跳来跳去。他观察雄槲蚕蛾“求婚”的过程,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当快要 取得成果的时候,槲蚕蛾“新娘”却不巧被一只螳螂吞食。法布尔毫不气馁,从头再来又整整观察了三年,才得到结果。 


    法布尔对观察是这样的热情,这样有耐心,正因为如此,他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写的《昆虫记》共十卷,这部巨著在生物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启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通过实践,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前提。正是由于法布尔多年耐心 细致地观察,才有了《昆虫记》这部巨著的诞生。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够 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生道路的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成功的结果固然让我羡慕,赞叹,但面对成功路上的坎坷与磨难更需要我们百倍的信心和坚韧去面对。 


    查理卓别林笑对人生

    19世纪末,英国伦敦,诞生了一个不幸的男孩。出生后一年,父母离婚,他跟了母亲。然而母亲在他6岁时精神失常被收入精神病院,他也被收入孤儿院。他自小 当过药店的徒工、旅馆的服务生、书店的伙计、玻璃厂的零工,印刷厂的学徒。他的童年饱尝都市里的苦难,没有一个正常儿童应有的快乐,但他后来却发现了对付 苦难的有效方法,他掌握了笑的秘密和诀窍。于是他就把他的笑拍成电影,他的每一部影片均在世界范围内拥有3亿观众。他征服了观众、征服了世界,他就是查 ·卓别林。 


    启示: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病痛、苦难、挫折等是人生的不幸,但如果我们能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它,并用积极的行 动去战胜它,它就会变成人生宝贵的财富。卓别林用笑的秘密和诀窍对付人生的苦难,征服了观众,征服了世界,自己的人生境界也得到了升华。


    唐僧师徒防腐败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走了16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其间也有许多腐败的机会,可以说困难重重,诱惑处处。但师徒四人最终还是战胜了困难,抵住了诱 惑。唐僧师徒为何不腐败,有分析家认为,唐僧是因为信仰坚定,心中有佛;孙悟空是石猴出身,无七情六欲;沙悟净胆小老实,不敢腐败;猪悟能得益于唐僧的教 育开导和悟空的严密监督。 


    启示: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取经途中,唐 僧、孙悟空、沙僧能够做到不腐败,归根到底是内因起根本作用。唐僧是因为一心向佛,四大皆空,能够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孙大圣是石猴,无七情 六欲,是以视金钱美色如粪土;沙和尚则因性格因素,怕伸手而被捉,故能洁身自好;猪八戒之所以没犯原则性错误,其师父的谆谆教导和孙猴子的严密监督这样的 外因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外因的作用再重要,也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正是由于唐僧苦心婆心的教育开导,使猪悟能自身树立了许多正气,使得其虽然屡犯小 错误,却能够抵御诸多诱惑,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持自己,继续迈开西行的步伐,终成正果。


    捕鼠器和鸡、猪、牛

    一只老鼠透过墙壁上的洞,看见农夫和他的妻子正在摆弄一个捕鼠器,急忙跑到农场的院子里发布警报。但院子里的鸡、猪、牛等动物均一笑置之,认为与自己无关。

    当天晚上,一条毒蛇被捕鼠器夹住了,农夫的妻子赶来查看时不小心被毒蛇咬伤了。为给住进医院的妻子补身子,农夫把鸡杀了。邻居和朋友们听说了此事,纷纷轮 留照顾农夫的妻子,为了款待他们,农夫又把猪杀了。后来农夫的妻子毒发不治而死,许多人前来参加葬礼,于是农夫又杀了牛款待。一个小小的捕鼠器竟累得鸡、 猪、牛等动物失去了生命。 


    启示: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但联系又是具体的,每一事物与他事物相联系又是有条件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到联系的条件性。从表面上看,一个捕鼠器与老鼠有着联系,而与鸡、猪、牛等动物关系不大。但由于出现了捕鼠器误捕到了毒蛇,使得鸡被杀掉用来给农夫的妻子补身子,猪、牛被杀掉用来待客。 


    男孩与死驴的故事 

    一个城里的孩子移居到了乡下,从一个农民那里花了100美元要买一头驴,这个农民接过钱同意第二天把驴牵给他。第二天农民来找男孩,说驴子死了,钱也花光没法退了。男孩就让农民把那头死驴给了他。几天后,,农民遇到了男孩,问他是如何处置死驴的。 男孩说:“我举办了一次幸运抽奖,并把那头驴作为奖品,我卖出了500张彩票,每张2美元。”多年后,长大男孩成了一家大公司的总裁。 


    启示: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过程中,如果伴随着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人们的认识能力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发挥,认识的成果甚至是惊人的。


    男孩花了100美元买了一头死驴,应该说十分倒霉,但他没有简单处理了事,而是打破常规,从人们急于中奖的心理出发,将驴作为奖品举办幸运抽奖,用创造性 思维处置了死驴,并得到了1000美元。如果这个男孩墨守成规,不积极主动进行创造性思考,而且每每遇事如此的话,也许世界上就少了一个当总裁的人才了。 


    分粥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这一大桶粥天天都不够分。刚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结果一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能吃饱的,那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后来,他们决定推选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让他给大家分粥。开始就有人挖空心思地去讨好、贿赂分粥的人,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 


    然后,大家又组成三个分粥委员会及四人评选委员会,还是互相攻击、扯皮,当粥吃到嘴里时已经是凉的了。 


    最后又想出了一个办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到其他人都挑完后,端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分粥的人吃到最少的,大家都尽量分得平均些。这样一来,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启示: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事物总体数量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这要求我们要优化结构,理顺体制。“轮流分粥,但分粥人要等到其他人挑完后,自己才能端剩下的一碗”是理顺体制,是量变。“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是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吃蛋原理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户人家养了一只母鸡,这只母鸡每天下一个蛋。对于这户人家来说,可有三种消费方案:一是坚持一天吃一个蛋——收支平衡;二是把鸡杀了吃 掉——透支;三是坚持在一段时期内少吃鸡蛋,省出10个,孵成小鸡,如果成活8只,有4只母鸡,4只公鸡,过些日子,这家人可以一天吃5个鸡蛋,遇上特殊 的日子,还可以杀只公鸡改善一下生活。如果主人这样坚持下去,那么消费水平便会不断提高,积累也会越来越多。 


    启示:面对同一事物,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三种不同的消费方案,反映不同的消费观念。整个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第三种消费方案体现了发展的观点。 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在一定条件下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因此,要全面的看问题,防止片面性。同时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双方向好的方面转化。     



    零和游戏原理

    零和游戏原理源于博弈论。博弈论的英文名为GAME  THEORY,直译就是“游戏理论”。一项游戏中,胜方所得与负方所失相同,两者相加,正负相抵,和数必为零,这就是所谓的“零和”。“零和游戏”之所以 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发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与“零和游戏”相类似的局面,胜利者的光荣后面往往隐蔽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但20世纪以来“零和 游戏”观念正逐渐被“非零和游戏”即“负和”或“正和”观念所代替。“负和游戏”指,一方虽赢但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得不偿失,可谓没有赢家。赢家所得比输 家所失多,或者没有输家,结果为“双赢”或“多赢”,称为“正和”。在竞争社会中,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已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有效合作,得到的是皆 大欢喜的结局。从“零和”走向“正和”,要求各方要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遵守游戏规则,不要耍小聪明,不要总想占别人的小便宜,否则,“双赢”的局面 就不会出现,吃亏的最终还是自己。 


    启示: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单一的因素出发,而是要从复杂的全面的实际出发,去具体分析每一个事实,这样才能真 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零和”“负和”和“正和”是游戏结果的三种事实,过去人们只从“零和”这个单一事实出发,而不能从全面的实际出发,尤其是忽视了 “正和”这一事实,从而导致了人们形成了错误的主观认识,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玫瑰与青蛙

    一株漂亮的红玫瑰,因为自己是花园里最美丽的的花朵而感到骄傲,但是它却发现人们总是站在远处欣赏它而从不靠近。原来,在它的旁边一直蹲着一只又大又难看 的青蛙,红玫瑰非常生气,命令青蛙立刻从它身旁消失。青蛙顺从地离开了。没过多久,青蛙经过红玫瑰身旁,惊讶地发现它已经凋谢,叶子和花都已经掉光了。青 蛙问:“尊贵的红玫瑰,你看起来很不好,发生什么事情了?”红玫瑰答到:“自从你走以后,虫子每天都在啃食我,我再也无法恢复往日的美丽了。”青蛙说: “当然了,我在这里的时候帮你把虫子都吃光了,你才成为花园里最美丽的花朵。” 


    启示:红玫瑰自命清高,认为青蛙蹲在花园里不仅一点用都没有,而且还影响了人们对自己的欣赏和赞美,便毫不客气呵斥青蛙快快离去。红玫瑰的这一举动,不仅 伤害了青蛙的自尊心,而且也给自己带来了厄运。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只有相互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生活才会其乐融融,明天才会更美好。


    如有需要可长按二维码

    直达三毛老师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