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水产资讯> 【新星耀三农】徐嘉波:为水产养殖业发展坚守岗位
  • 【新星耀三农】徐嘉波:为水产养殖业发展坚守岗位
  • 2021-04-09 04:39:56
  • 汽车在奉贤区海港村的小路上前行,周边的环境越来越冷清,路也变得不那么好走。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奉贤科研基地就在这里,地图显示,再往南走,就到了东海。每年的4、5、6三个月是这里最忙碌的时节——水产苗种繁育季节。这期间的多数日子里,徐嘉波早上5点起床,傍晚7点结束工作。12年间,他在这片远离繁华的水产苗种繁育基地已经驻守了2500多个日夜。

    参与多项科研攻关项目

    据了解,目前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主要职能有科研和服务两大块。科研领域主要研究的是水产新品种繁育和养殖技术、水产优良养殖品种育种、水产病害监测和防治、水产动物营养及饲料、水产品综合加工技术、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环境监测、资源调查评估及修复等。在水产技术推广服务方面,主要承担着养殖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养殖技术指导、提供苗种信息服务,养殖科技知识咨询服务;水产重大项目咨询、推进;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渔农民技术培训;水产病害测报防治、防疫检疫工作;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渔业环境、资源调查、评估修复等多项工作。

    与我们常见的“朝九晚五、做五休二”制不同,在市水产研究所奉贤科研基地,驻场工作是这里每个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的工作生活方式,徐嘉波自然也不会例外。

    5月26日,与每年的水产苗种繁育季节一样,徐嘉波又起了个大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到苗棚里查看鱼苗的生长状态。随后视情况安排这一天内每个苗池的换水、投放饵料、吸污等各项工作。小满过后,上海虽然尚未迎来真正的高温天气,但苗棚内的环境却并不舒适。育苗繁育期的这三个月,他每天呆在棚里的时间恐怕不会少于6个小时。当天下午一点半,徐嘉波忙完苗棚内的工作才有空坐下介绍他的工作。

    徐嘉波正与育苗工作人员交流当天的工作安排

    徐嘉波工作的育苗棚

    徐嘉波2005年从上海水产大学(现上海海洋大学)毕业后便进入市水产研究所工作。工作以来长期奋战在奉贤科研基地,主要从事水产科研项目的研究和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移及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等工作。

    近年来,徐嘉波主持或参加了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财政部推广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市科委、农委重点攻关项目共计10余项,主持项目2项,其中完成的市农委青年人才计划项目《中华鳑鲏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完成了中华鳑鲏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形成中华鳑鲏室内人工繁殖技术规范,获得中华鳑鲏大规格苗种42000尾,储备亲本3000组;此外,他还完成了中华鳑鲏池塘、水泥池生态养殖技术的研究和池塘、水泥池生态繁育技术的研究,发明了一种鳑鲏大棚水泥池生态早繁方法。主持在研的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金钱鱼繁殖基础生物学及苗种繁育关键技术》,开展了亲鱼越冬、防病、促熟、人工繁殖、苗种培育等技术的研究,初步掌握了金钱鱼繁殖基础生物学规律和人工繁殖技术,获得大规格鱼苗5万尾,依托项目研究,已申请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1篇。

    长江刀鲚实现人工繁殖

    或许上述的一系列数据及项目名称会令非专业人士看得一头雾水,这些科研项目究竟意味着什么?“2013年,我们所里就长江鲚人工繁殖实现重大突破,从生物学角度出发,我们的这项突破保住了长江刀鲚这一物种;在经济效益方面,考虑到刀鱼的经济价值,可以说是服务了农民与市民。”徐嘉波用“长江刀鱼首次实现人工繁殖”的例子,阐述了科研的意义。

    徐嘉波用烧杯观察育苗的活动情况

    据介绍,长江刀鲚就是大家俗称的“长江刀鱼”,由于长江污染加剧以及酷渔滥捕,资源量逐年下降,种群数量岌岌可危。正是在这一严峻的现实背景下,2007年夏天,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联合嘉定区水产技术推广站首次通过采捕野生长江刀鲚种苗开展人工养殖,正式拉开长江刀鲚人工繁殖技术科研攻关的序幕。“要想研究人工繁殖,必须经人工养殖将长江刀鲚种苗养成亲鱼,科研人员迎来第一个技术难关——野生长江刀鲚种苗的驯养。”徐嘉波介绍,而他在当时就是主要负责亲鱼的养殖和驯化。在引进和驯化野生刀鱼阶段,徐嘉波顶着养殖大棚内高温闷热,蚊虫叮咬的恶劣环境,连续观察刀鱼行为习性,掌握了详尽的基础科研数据,为实现长江刀鲚人工繁殖的突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亲本培育。

    基地是自己的另一个家

    工作这些年,奉贤基地已成为了徐嘉波的第二个家。而长期一线的科研工作也令他感触颇多。“一条鱼从生下来到成熟需要三四年时间,成熟后进行人工繁殖,大多数鱼类每年只有一次机会,如果失败了,又需要等一年。它的整个科研周期很长,需要我们科研人员真正沉下心来去做一件事。”徐嘉波认为,耐得住寂寞,是每个科研人员都具备的品质,而驻场工作的特性让整个基地的工作人员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所有人都为了共同的科研理想在努力,这种精神也一直激励着他。

    每一位科研人员的工作、生活都在在基地内

    那常年的驻场工作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呢?“我们现在是‘做九休五’,虽然离家时间长,但回家的假期也不算短,平时在家的时候表现好点呗。”徐嘉波笑着说。据了解,徐嘉波家人在江苏省无锡市生活,平时对他的工作也是非常理解与支持。“我们在育苗期确实会比较忙一些,那个时候回家少一些。但是单位的管理还是很人性化的,真的家里遇到急事,我们都会请假回去。”

    小鱼苗在水盆中肆意游动

    走进徐嘉波工作的育苗大棚,他用一个水盆在育苗池中轻轻一盛,只见星星点点的小鱼苗们在水中肆意游动。和鱼类打交道多年,这些鱼苗就像他自己的孩子一样,它们脾气、习性徐嘉波都了如指掌。作为一名基层科研工作者,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为本市渔业增效、渔农增收作出贡献一直是徐嘉波工作以来所坚守的信念。


    微信:shac021

    微博:上海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