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新闻> 听课笔记院士、专家、企业家等行业大咖齐聚湛江,共谋南海渔业发展大计(一)
  • 听课笔记院士、专家、企业家等行业大咖齐聚湛江,共谋南海渔业发展大计(一)
  • 2023-06-05 13:39:33
  • 《当代水产》杂志社原创报道:

    作者|李建宇 蒋吉月

    来源 | 腾氏水产商务网-当代水产杂志社 (微信号:tsfish)



    2015年11月27日,由中国水产学会和中国海博会筹委会共同主办、广东海洋大学、岭南师范学院、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和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承办的“南海现代渔业发展论坛”在广东省湛江市海滨宾馆盛大召开,并受到广东省水产学会、广东省渔业协会、广东粤海饲料集团、广东恒兴集团、湛江国联水产种苗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海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海口夏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的大力支持。近300人一起群策群力,为南海渔业的发展贡献心力。



    论坛热潮余温未散,小编就赶紧将各行业大咖的报告整理出来,与未到场的你们一起分享。




    此次论坛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教授、中国农业发展集团副总裁刘湛清、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司徒建通研究员、中国水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所长江世贵、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玉梅、广东粤海饲料集团董事长郑石轩、广东海洋大学教授孙成波、广东海洋大学教授卢义善、广东海洋大学高级工程师杜涛教授、广东海洋大学教授卢伙胜、广东恒兴集团高级工程师杨小立、岭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陈道海教授、海南海昌对虾繁育有限公司总经理丁茂昌、海口夏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利平等16位专家学者进行了相关报告,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刘东超主持



    麦康森:未来中国的水产养殖空间在九段线以内


    麦康森院士的报告主要围绕保障水产品供给、水产养殖面临的挑战、水产养殖发展的新空间三个内容展开。“猪的肉料比为1:3~3.5,鱼是1:1~1.2,对比水产品与养猪的肉料比分析,养殖水产品更能节约粮食,且对环境污染小。据2011年饲料实际产量数据显示,猪的总产量6800万吨,排出养殖废物为6062万吨,鱼的饲料实际总产量为1400万吨,排出废物1011万吨。因此,水产养殖是最节省饲料资源、污染环境最少、最有利于改善人民健康的动物蛋白生产方式。另外,根据资料统计,和大量的数据分析,食用水产品可大幅度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风险与挑战。对此,麦康森提出“10+1缺”的挑战观点。即缺地、缺水、缺工程化的养殖工程技术、缺良种、缺蛋白源、缺劳动力、缺良药、缺安全保障、缺品质保障、缺良好的加工消费习惯、缺德。


    有挑战,才有动力。因此麦康森院士通过研究,提出中国可开拓养殖新空间的论题。即开拓离岸深海养殖空间。普通网箱是1900万立方米,其产量可达27万吨,每立方米可收获14公斤的水产品,因此近岸地区发展普通小网箱养殖。


    而在深海地区,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这种网箱面积290万立方米,产量可达5万吨,平均产量12.3公斤/立方米。


    如何开拓深海养殖空间,麦康森也提出具体措施。首先是离岸深海养殖选址,九段线之内,其次是养殖模式的选择、养殖品种的选择,以及资本投入与市场开拓。


    报告的最后,麦康森给大家留了一个问题,“深海养殖1000万吨产量是梦想吗?”小编觉得,是不是梦想,就留给时间来检验吧。



    江世贵:斑节虾依然大有可为,最高亩产达到3000斤


    论坛上,中国水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的研究员江世贵的报告是探讨斑节对虾养殖产业的技术创新问题,对斑节对虾的繁育技术、种质创新、养殖技术的集成创新三个方面提出系统完善的发展方案。从这条虾的苗种开始,优化种苗,提高成活率,确保苗种不携带病毒。


    他通过与泰国、印尼、非洲等国家的苗种杂交实验,提出完善建立遗传育种体系,以群体选育、家系培育与BLUP育种、杂交育种三种不同的育种方式,培育优质虾苗。在养殖技术上,优化病毒检测、优化水处理技术,有效杀灭繁殖和育苗水体中有害菌类,确保苗种和亲虾培育的健康环境和育成率。


    除了传统的养殖模式,他还提出斑节对虾与鱼、虾、贝、藻混养的生态养殖模式。细化养殖过程,测水、调水、应用营养免疫增强剂、生物防控技术,以期降低病毒病的爆发率、提高池塘养殖成功率。


    理论需要实践的检验。因此,江世贵总结了不同养殖模式下斑节对虾的成功养殖经验。高位池养殖、温室大棚养殖、池塘高密度循环水养殖、土池高密度养殖、土池传统半精养养殖、鱼虾混养养殖等各种养殖模式一一得到了证实,最高亩产达到3000斤。



    孙成波:未来对虾一定是工厂化养殖为王


    当前的对虾养殖问题繁多,技术还不算很成熟。病害严重、种苗退化、饲料匮乏等问题困扰着广大对虾养殖户。近年来病害频发,蓝藻、白斑综合症、肝胰腺坏死症等病害肆虐,尤其以白斑综合症突出,并且已逐步发展成为制约对虾养殖的最大障碍。


    通过大量的实验,孙成波教授发现温度是病害发生的前提条件,弧菌的爆发则与理化因子关系密切,不同温度、盐度、ph值、氨氮浓度等都可造成对虾的大面积死亡。


    如何防空病害?孙成波认为应先从养殖模式着手。推行开放式养殖模式,粗养、半精养、精养等不同模式下,由于密度的不同,因此消除毒性和病毒性病原也不完全一样。实验证明,粗养、半精养模式下无法消除病毒性和细菌性病原。


    既然传统的养殖模式无法做到完全消除毒性和病毒性病原,那什么样的模式可以做到呢?


    “我走遍了全国各大对虾养殖地,发现地膜养殖、高位池养殖、湖南和湖北的淡水养殖、江苏如东的小棚养殖、湛江低密度大规格养殖、海南对虾地膜分级养殖,这些养殖模式可以做到切断病毒部分水平传播途径,并且可以改善养殖水质。这些模式扩大,一定程度上就是工厂化养殖,这样就可以有效改善对虾养殖的现状。”


    他表示,未来的对虾养殖,就是以这种工厂化养殖为主,即国外所说的循环水养殖和流水养殖。优势就在于可以隔离病原、提高产能、减少污染,产量上也会增加,一般为5~15kg/㎡。而国内已经实现这种工厂化养殖的只有少数,湛江南三岛、山东、中山等地。



    丁茂昌:苗种培育防控为重


    了解了工厂化养殖控对虾疾病,对虾养殖的成功率又迈上一个新台阶。如何能更成功的养殖对虾呢?苗种也是一个困扰养殖户多年的问题。近年来,苗种退化,也大大降低了对虾养殖的成功率。


    海南海昌对虾繁育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丁茂昌则就种苗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他认为,优质虾苗的培育,首先是与生活区分开,减少污染。然后选育抗逆性强的新品种,在培育过程中,实现封闭式的循环水处理系统。定向培养系列生物饵料,采用可控生态的生物水质调控技术,实施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执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从而培育出稳定健康的虾苗。



    鲁义善:弧菌病发病机制及影响因子


    在孙教授的报告中,他指出弧菌爆发受不同因素的影响,温度、盐度等。而广东海洋大学教授鲁义善更是具体阐述了弧菌发病及防治。


    据鲁教授介绍,弧菌是水产养殖最常见的菌类之一,其特点就是影响范围广泛,带来的影响也很深刻。受温度的影响,近年来弧菌病发频繁。全球变暖,弧菌病全球范围内蔓延,败血症等长发。据研究,温度每升高1℃,弧菌发病率提高200倍。


    “细数历史,弧菌早在人类以前就存在了,要想完全消灭它,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那如何减轻弧菌带来的影响呢?


    鲁义善教授在这方面进行了系统而完备的研究。他认为弧菌之所以严重爆发,在于弧菌彼此之间可以感知,细菌与细菌之间存在着种内信号、种间信号。这就形成群体的力量。所以一旦爆发,就非常严重。因此,鲁义善教授认为,可研发一种新型的抗生素,让细菌之间无法交流,这样就不会大面积爆发。


    水产养殖中,弧菌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温度的影响,在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弧菌反应更加频繁。而弧菌常见的检测只有基因检测。所以养殖户一旦对于弧菌用药,弧菌的群体性又会表现特别明显,所以弧菌的耐药性是不是也与这种群体交流有关?鲁义善教授表示这需要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去论证。


    至于如何防治弧菌病,鲁义善教授认为传统的使用抗生素已经没有任何作用,有效的就是在水体中添加活菌制剂。



    杜涛:多鳞鱚(沙锥鱼)全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


    本月初,广东海洋大学杜涛教授成功解决沙锥鱼从野性到驯养繁殖的国际难题的消息余热未消,这次的论坛,他为我们带来了沙锥鱼的育苗与养殖技术。主要通过多鳞鱚生物学简介、人工繁殖技术和人工养殖三个方面来介绍。


    沙锥鱼,学名多鳞鱚,亦俗称多喜鱼。由于过度捕捞,自然资源锐减,市场售价已从2003年的20~30元/kg上升到目前的100~130元/kg。随着多鳞鱚人工育苗的突破,由于其较高的经济效益,多鳞鱚养殖将会快速发展。特别是利用其广温广盐的特性进行对虾混养模式,既可以降低对虾养殖风险,又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如果推广到整个对虾产业,其经济效益将更加显著。


    多鳞鱚人工养殖方式分为单养和混养两种。单养包括土塘和高位池两种,混养主要是以养虾、养鱼为主的模式。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3个,水体中的溶解氧、与对虾混养时药物的投放,以及原虫病。未来养殖前景可期。


    此次论坛时间虽然较为紧凑,但内容却非常丰富,有对于南海渔业大局的宏观策略,也有某个区域品种的详细发展战略,有关于远洋捕捞的经验分享,也有近海养殖的技术分析,有对旧品种新出路的探讨,也有对新开发品种(如沙锥鱼)的成果分享,有实验理论的分析,更少不了企业实践的论证……


    一天的会议虽然结束了,但小编依然难以回神。这次的听课笔记先整理到这里。亲们,后面还有更精彩内容,一起期待吧!


    来看看花絮吧!






    转载声明

    本文版权属腾氏水产商务网和《当代水产》杂志社共同所有。如需转载,请在篇尾按以下格式注明:

    1、来源:腾氏水产商务网-当代水产杂志社

    2作者:李建宇 蒋吉月

    3、腾氏水产商务网微信号:tsfish

    如未按上述要求转载,一律视为侵权,感谢配合!

    更多内容请关注腾氏水产商务网微信公众平台:tsfish

    投稿邮箱:tschuanmei@126.com

    广告、订阅:0759-2863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