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新闻> 【养殖热点】近期养鸭人不得不关注的鸭黄病毒病
  • 【养殖热点】近期养鸭人不得不关注的鸭黄病毒病
  • 2021-08-31 01:07:07

  • 近期,养鸭密集地区在冬春寒冷气候中开始突发以产蛋鸭出现瘫痪、产蛋量下降及头颈摇摆神经症状为主的疾病,此病毒主要为鸭黄病毒。主要危害蛋鸭、肉种鸭、野鸭种鸭。受感染鸭群几乎均可发病,饲养粗放,养殖条件恶劣死亡率较高,易继发感染其他细菌性疾病;而在养殖条件好、饲养管理较严格的鸭场,死亡率通常较低,产蛋恢复迅速。

    1病原

    鸭黄病毒和坦布苏病毒亲缘关系最近,暂时定为该病毒的一个分离株。该病又可称为鸭产蛋下降综合症,鸭传染性卵巢炎,鸭黄病毒感染,鸭坦布苏病毒感染等,目前倾向于使用“鸭黄病毒病”这一名称。

    2流行病学特点

    1、流行范围广,损失巨大。流行地区包括华东、华北、华中、华南等蛋鸭和种鸭养殖场。

    2、传播速度快。一般在一周左右可以感染一个养殖小区或者养鸭聚集区的所有鸭群。一户一旦发病,随后以点为中心,快速向周边区域扩散,几天之内可传遍周边区域,特别是鸭棚密集区传播更迅速,发病更严重。

    3、发病急,发病率高,死亡率较低。几乎可以引起鸭群中100%个体感染和发病;但死亡率较低,产蛋鸭通常低于10%,多数在5%以下;发病率和死亡率与发病季节有关,与养殖场的管理有关;部分养殖场的青年鸭和雏鸭发病后,死亡率较高,可达20%。

    4、主要危害鸭,包括蛋鸭、肉种鸭,但鸡和番鸭未见发病。

    3临床症状

    1、种蛋鸭和商品蛋鸭病程10~14天,雏鸭7~10天,如果使用药物不当,病程可长达20~30天。该病主要表现在发病初期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接着采食量突然下降,在短短数天内可下降到原来的50%甚至更多,持续3~4天后采食才逐渐增加。产蛋率随之大幅度下降,可以在4~5天内从产蛋高峰期的90%~95%下降到5%~10%,严重者绝产。种蛋受精率一般会降低10%~20%左右,发病率最高可以达到100%,死淘率在5%~50%不等。病鸭体温升高,排草绿色水样便,该病在流行的初期,发病鸭表现双腿瘫痪,向后伸展、翻个、行走不稳、共济失调神经症状。

    2、商品鸭和育成期种鸭最早可在20日龄之前发病,以出现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表现站立不稳,倒地不起和行走不稳,病鸭仍有饮食欲,但多数因饮水采食困难衰竭死亡,死淘率一般在5%~30%左右。

    4病理剖检变化

    对病死鸭解剖主要病变可见卵巢发育不良、卵泡变性、变形、坏死或液化,卵泡膜充血、出血;有的子宫水肿或输卵管壁充血出血;肝脏肿大,脾脏有出血斑点或呈斑驳大理石样坏死灶,有的极度肿大并破裂;胰腺多数潮红,病情严重者胰腺肿胀出血或有出血点、坏死点;有的心肌或心脏内膜有出血点;常并发大肠杆菌、坏死性肠炎和支原体混合感染;少数病例胸部皮下或腿肌出血。

    5防控措施

    (1)关于疫苗

    由于属于新发现病毒目前还没有可用的疫苗。但是在一段时间内可能有一些自家灭活苗的使用。在野生型病毒之间或者疫苗与野生型病毒之间发生的重组能产生新的病毒,造成其宿主特异性或病毒毒力的改变。而家禽体内有可能会出现长期带毒现象,就可能和疫苗毒之间发生重组的可能性。从人类对同类病毒疫苗上看。黄病毒疫苗的应用有可能会导致黄病毒之间的重组。1999年发现了黄病毒的同源重组,现在已确定在4种登革病毒血清型之间、日本脑炎病毒之间、圣路易斯脑炎病毒之间可以发生重组。由于基因工程构建的嵌合黄病毒的存在,不同种黄病毒之间的非同源重组也成为可能。而本病主要威胁的是产蛋鸭群,导致鸭出现产蛋下降,死亡率不超过10%。而疫苗的使用上临床实验模式为spf鸡群。而自然养殖鸡群可能会出现免疫低下群体,从而可能导致疫苗使用后对生产性能造成损害的可能性.

    减毒病毒疫苗在有效性和成本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但疫苗病毒与其他野生型黄病毒之间的重组风险不可预测,重组体可能具有新的生物学特性。因此减毒活疫苗推广需要慎重。严格控制生物制品的使用和流向。当一种黄病毒流行时,应在本地区减少其他黄病毒疫苗的使用,以降低病毒重组的风险。鼓励开展非减毒黄病毒疫苗的研发。

    (2)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

    从发病情况看有的养殖户损失小有的大。而损失大的主要存在于鸭正常常规疫苗防疫不严格。如鸭瘟、鸭肝、鸭流感等基础疫苗防疫跟不上。而本病的发生是否和鸭常规疾病之间协调目前不清楚。但是做好基础防疫工作非常关键。

    (3)药物预防和治疗

    从临床看目前一般化学药品很难做到杀灭病毒,而临床常见一些中草药制剂在本病的防控上有一点积极作用。因为抗病毒化药只可抑制病毒增殖与扩散,并不能阻止病毒感染,对病毒不起决定性的治疗作用,化药常在杀灭病毒时对正常细胞也会造成损伤。

    抗病毒中药通过“祛邪”、“扶正”抑杀病毒对感染性疾病有其自身的优势,中药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全方位对付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根据发病的情况看主要损失为肝脏和脾脏,发病从春节向夏季开始。根据中医讲春季主肝,夏天主脾胃。从气候变化特点看属于寒热往来。因此组方以轻泻肝火、健脾为主。临床用龙胆泻肝散给鸭拌料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