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新闻> 警惕虾肝肠胞虫 江苏省部分淡化场虾苗检出率达到21.2%
  • 警惕虾肝肠胞虫 江苏省部分淡化场虾苗检出率达到21.2%
  • 2023-06-05 13:39:33


  • 文/ 图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万夕和 


    南美白对虾虾肝肠胞虫寄生是近年来全球对虾养殖生产影响较严重的疾病之一,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越南、印度等国养虾业先后检出。自2013年以来,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主产区先后发现虾肝肠胞虫,江苏沿海地区如东、启东、阜宁、大丰、射阳等地的南美白对虾也多有检出。2015年,该地区南美白对虾虾肝肠胞虫寄生发病率约为25%,导致养殖产量减少15-20%,在全年较少发生白斑综合症的情况下,超过一半的养殖户出现亏损,因此而产生的损失达3亿元,虾肝肠胞虫寄生已成为影响我国沿海地区南美白对虾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虾肝肠胞虫


    虾肝肠胞虫是一种个体较小的微孢子虫,大小为1.1± 0.2~0.7 ± 0.1 μm,可在对虾细胞内形成孢原质,对自身起保护作用。Amornrat等研究发现虾肝肠胞虫主要寄生于对虾肝胰腺,不仅影响对虾的正常生长,还易引发细菌的二次感染。对虾感染虾肝肠胞虫后严重影响消化和吸收功能,摄食的食物难通过消化吸引变为虾体的机体,出现严重的生长缓慢现象,饵料效率差,成虾商品价值低,产量下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虾肝肠胞虫寄生一般不引起南美白对虾死亡,极容易被养殖户所忽视。根据已有的研究报道,虾肝肠胞虫的检出率与南美白对虾生长缓慢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在江苏地区生长缓慢的南美白对虾体内也发现了虾肝肠胞虫的高检出率。


    虾肝肠胞虫寄生的传播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垂直传播,即通过亲虾传播给子代,如果亲虾感染了虾肝肠胞虫,可通过虾卵传染给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糠虾和仔虾;第二种是水平传播,即通过虾虾传播,虾经口摄食寄生虾肝肠胞虫的死虾或环境中的孢子体而感染。虾肝肠胞虫感染对虾后,在肝胰腺细胞内形成胞原质,成熟后可通过对虾消化道散排出体外,在水环境中形成孢子体,散在于水体并附着于藻类、碎屑、饲料表面以及池壁和底泥环境中,成为健康对虾的潜在威胁。


    诊断对虾是否存在虾肝肠胞虫寄生,首先是观察对虾是否存在生长缓慢现象,同一池塘中是否存在大小不一的对虾存在,如果存在以上现象,则需要进一步通过实验室检测来确诊。微孢子虫的检测方法有形态辩识法、免疫学方法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由于虫体较小,采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虫体的形态观察较难确诊。目前还没有虾肝肠胞虫的单克隆抗体,因此免疫学手段暂无法开展。已报道的虾肝肠胞虫检测方法主要为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原位杂交、普通核酸扩增(PCR)、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和实时定量荧光PCR等方法。据已有的研究,相对于普通PCR方法,荧光定量PCR方法灵敏度更高,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果低于103个核酸拷贝量时,普通PCR就无法检测出来。因此,对于亲虾孵化场来说最好采用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避免因样品的代表性和检测灵敏度问题导致阳性苗种流向市场。


    从2016春节前后江苏省内部分淡化场的虾苗样品检测情况来看,虾肝肠胞虫的检测率达到21.2%业内人士普通认为,苗种是目前南美白对虾虾肝肠胞虫的主要来源。研究发现,虾肝肠胞虫阳性的部分虾池中不同虾苗个体的带虫情况不同,有的带虫苗数量多,有的带虫苗数量相对较少,有的苗则不带虫。分析可能是怀卵的同群亲虾带虫情况各异,导致带虫亲虾和不带虫亲虾所产虾苗混于同池中,这可能是同批苗在养殖一段时间后出现规格大小不一的现象的原因所在。建议南方亲虾孵化场对亲虾的粪便进行逐个检测,剔除带虫亲虾,在育苗生产中确保亲虾和生产设施不被虫体污染,不投喂多毛类鲜活饵料,保证同批虾苗不存在带虫个体。


    虾肝肠胞虫的孢子壁较厚,可达到10nm左右,一般药物难进入虫体内,传统杀虫药物对虾肝肠胞虫较难奏效,具有确切治疗作用的治疗药物尚未见报道。目前,对虾肝肠胞虫的控制主要依靠预防手段,主要包括:一是加强苗种检测,选择不带虫的苗种。养殖户在购苗时应主动抽样,委托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采购检测结果为阴性的苗种进行养殖。二是对于曾经发生过对虾生长缓慢的养殖池塘,应采集有代表性的底泥进行检测,虾肝肠胞虫阳性的底质必须进行严格的池塘灭孢。有条件的地方可尽量去除池塘底泥,排除虾肝肠胞虫寄生的隐患。三是对于工厂化室内养殖水泥池以及日常养殖生产用具,必须使用2.5%NaOH溶液处理,3小时以后再使用盐酸浸洗。另外,降低池塘坡度、降低池水的盐度等措施对预防虾肝肠胞虫都具有一定的效果。广大养殖户应同时注意不可随意排放对虾养殖尾水,防止虾肝肠胞虫的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减少该病对南美白对虾产业的影响。

    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问题请联系 fishfirst@126.com。如需转载,请按如下格式注明出处:

    来源:水产前沿(微信号:fishfirst)

    作者:万夕和

    如未按上述要求转载,一律视为侵权。谢谢合作!

    征稿

    zhenggao

    中国水产业领先的行业公众号“水产前沿”诚征原创稿件,欢迎任何涉及水产的原创独家好稿(请勿一稿多投,请勿抄袭),也欢迎提供新闻线索。

    联系邮箱:fishfirst@126.com

    稿件或线索一经采用,均有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