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新闻> “贝藻王国”演绎生态蓝 ——记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的“蓝色碳汇计划”
  • “贝藻王国”演绎生态蓝 ——记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的“蓝色碳汇计划”
  • 2023-06-05 13:39:33
  •   8月,一个名为“蓝色碳汇计划”的生态修复工程在浙江温州鳌江口全面启动。该项目由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负责,旨在恢复和保护海岸带植被,增加海洋生态系统吸收、固定二氧化碳能力,改善素有“贝藻王国”之称的南麂列岛的海域环境,守护好这片纯洁的蔚蓝。


    海洋:自然“捕碳”大能手

      近年来,二氧化碳过度排放、温室效应加剧,正在危及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其实,自然界本身就可以捕捉、吸收二氧化碳,还能将其固定下来,并封存在土壤、海底等与大气隔绝的地方。这个过程发生在森林,就是“绿色碳汇”;发生在海洋和海岸带,就是“蓝色碳汇”。事实上,海洋的碳捕捉能力相比森林更加巨大。

      按单位面积固碳量计算,红树林、盐沼和海草这3种目前公认的蓝碳植物,每年每平方米大约能固定100克碳,而森林只能固定8克。除了吸收、固定二氧化碳,陆地植物和土壤还会通过呼吸和氧化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但是蓝碳植物生长于海岸潮汐带,长期处于高盐度、高湿度的厌氧环境中,呼吸、氧化作用变弱,二氧化碳的净吸收能力相对变强。

      据科学家测算,尽管蓝碳植物只覆盖不到1%的海床,仅占土地生物量的0.05%,但每年能捕捉大约8700万吨至16500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全球化石能源碳排放总和的1/4。

    在海洋中,可能还存在一种生物泵机制,通过生物体的繁衍生息过程把二氧化碳固定下来,形成颗粒最终沉到海底长期保存下来。科学家发现,贝类、海藻类也有固碳能力,同时它们又释放二氧化碳,其净吸收能力还不清楚。在不同的环境下,贝藻类固碳能力是否会产生变化,在什么环境、什么规模下,贝藻类养殖能够达到碳汇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监测,这就是南麂保护区蓝碳计划需要研究的课题。


    碳汇渔业:一举多得增效益

      临近“十一”国庆节,位于浙江南部沿海的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迎来一年中的旅游旺季。

      “南麂列岛环境容量的指标是平均每天不超过2000人次进岛,目前周末的游客人数已经接近警戒线。”保护区管理局总工程师蔡厚才告诉记者,受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南麂旅游开放区的贝类数量正在减少,已经不到核心保护区的1/10了。

      早在2011年10月,保护区管理局就在曾经遭到破坏的火焜岙沙滩处放流等边浅蛤苗种约615.6万颗。2012年6月,当地海洋主管部门也实施了大规模的厚壳贻贝增殖放流活动,共投放厚壳贻贝苗种4千万颗。

      蔡厚才说,贝类增殖放流益处多多。利用当地人工培育苗种放归大自然生长,既能作为餐桌上常见的食用性贝类,也能增加自然种群、恢复贝类资源,实现生态修复和维护生态平衡。增值放流活动还是一种公众教育形式,提醒人们经济贝类资源已经不足,应该提高对这类物种的保护力度。

      近几年,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解决当地渔民生计,一直在大力扶持发展碳汇渔业。

      “凡不需投饵的渔业生产活动,都能形成生物碳汇,可称之为碳汇渔业。”蔡厚才解释道,如藻类养殖、贝类养殖、增殖放流等便是典型的碳汇渔业,它们能够充分发挥碳汇功能,直接或间接吸收并储存水体中的二氧化碳,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而减缓水体酸化和气候变暖。

      如今,鼓励渔民发展碳汇渔业是南麂保护区蓝碳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6月建成的南麂厚壳贻贝精品园,至今养殖规模已达151.5亩,带动养殖户20户,辐射带动面积320亩,新增利润101.2万元,亩效益9767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红树林:筑起绿色堤坝

      温州沿岸由于大规模的海涂围垦,导致沿岸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有所丧失。位于温州平阳鳌江口外的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直接受到鳌江径流水的影响。

      “海水中氨氮含量比较高,含氧量下降,富营养化明显,对海洋动植物生存造成一定威胁。”蔡厚才说,为了减少上游生态破坏给保护区造成的负面影响,保护区积极参与修复上游河口海岸带生态,依靠技术优势,开展海岸带生态保护、恢复和固碳工程项目研究。

      “主要做法就是植树种草。”年初,蔡厚才和同事们在鳌江口精心筛选出红树林物种,几百株秋茄和无瓣海桑(两种红树植物)幼苗成为播种在鳌江入海口海岸线上的绿色希望。

      7月初,一批水质、土壤、空气等检测仪器陆续运到鳌江入海口的滩涂上,用于对红树植物的效用做出评估。“之前都是感性的材料,没有对南麂海域蓝色碳汇植物固碳能力进行过量化评估。”蔡厚才表示,今后工作人员将进行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蓝色碳汇存量和流通量测量、海平面模拟等实验。

      “种植红树林,实现滩涂绿化,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服务价值。”蔡厚才已经在谋划着,等到上游河口的实验完成后,就要把红树林移植到鳌江入海口海岸线和南麂岛上,为美丽海岛筑起绿色堤坝,预计每年能固定70余吨碳,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科研:支撑“碳汇计划”

      南麂保护区的蓝色碳汇计划缘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组织实施、全球环境基金(GEF)资助的中国南部沿海生物多样性管理项目(SCCBD)。

      保护区管理局于2008年9月实施了铜藻优化自繁模式及投放技术开发和铜藻海藻场重建及生态环境生物修复两个SCCBD子项目,建成了两个面积在100平方米的海藻场,为海洋生态环境改善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示范与借鉴。“这些项目的实施为我们开展蓝色碳汇计划奠定了基础。”蔡厚才说。

      保护区管理局利用博士后科研平台,加快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致力于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研究,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开创科研工作新局面。

      蔡厚才说,开展科学研究是保护区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由保护区管理局负责开展蓝色碳汇计划已成功入选温州市领军型创新人才项目,具体由该局从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生物研究所引进的“省千人才”唐剑武博士领衔,科研人员将结合在南麂保护区开展的海藻场建设、海洋牧场建设等生态修复行动,强化科研基础,培养青年人才,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端实验室,实践中国自己的沿海蓝色碳汇的测量模型和预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