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新闻> 看这个三门的铿锵玫瑰,如何带领群众创下年产值1600万元的财富!?
  • 看这个三门的铿锵玫瑰,如何带领群众创下年产值1600万元的财富!?
  • 2020-09-03 00:58:11
  • 2016微红榜


    讲述红榜微故事 

    引领文明新风尚




       第19期    

    香兰 

          命运的坎坷没有让她倒下,处在人生的最低谷的时候,她依然坚强,她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才叫绝地反击。她是一朵盛放在养殖塘里的铿锵玫瑰!


    日前,2016年度浙江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金牛奖”评选活动启动,组委会现场宣布了20位“金牛奖”提名奖人选,我县金屿水产养殖合作社理事长朱香兰从全省110名优秀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微红榜
    Inspirational figure


    朱香兰今年53岁,是浦坝港镇浦坝村一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农村妇女,她是省妇女代表、县妇女创业典范




    在20年的养殖之路上,朱香兰攻克一个个难题,带领金屿水产养殖合作社从原先的32户社员发展到如今的142户,养殖基地达1800多亩年产值1600万元,成为全国渔技推广示范基地





    命运的曲折

    她曾经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7年,她失去了年仅20岁的独生儿子;第二年丈夫又因病去世。短短两年间,两位至亲离开,朱香兰内心承受了撕心裂肺的痛。


    而坚强的她收起丧亲之痛,把所有精力和心血投入到养殖事业中,凭着一身的顽强和努力,用她的实际行动影响着浦坝港乃至整个三门养殖业的发展




    我们见到朱香兰时,她正在养殖塘边捆扎着刚捕捞上来的青蟹。在塑料大桶里,一只只青蟹挥舞着大钳子,朱香兰却毫不畏惧,捆扎动作熟练而麻利。可是谁想到20年前,她还是个彻彻底底的养殖门外汉。



    微红榜
    Inspirational figure


    朱香兰说道:“因为我们浦坝港这边环境好,我们就想过要到这边来开发浦坝港养殖业,我那个时候1989年在北京搞服装的,当时我也是有理想的,浦坝港这块自然环境好,当时心就奔向我们自己三门了。”




    从新手到行家

    1996年,朱香兰和丈夫带着积攒下来的数十万元钱回到了家乡浦坝港搞养殖开发。自此,她天天住在养殖塘,手上起了老茧,皮肤也变得黝黑,但没过几年,她从一个对养殖一无所知的人,成长为一个对这行轻车熟路的女养殖人


    1999年,我县建起了百年一遇的标准塘坝。当年,朱香兰与丈夫扩大养殖规模,承包了200多亩养殖塘,一下子就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成为了当时小雄镇最大的养殖户。为了实现夫妻俩开发浦坝港的愿望,他们还申请注册了“浦坝港”商标。




    致富不忘家乡人


    养殖户朱香兰解释说:“因为我们浦坝港地理位置优势,环境好,滩涂养殖业大,如果浦坝港品牌打响了,对我们南岸、北岸老百姓有一定致富作用。”



    微红榜
    Inspirational figure


    作为浦坝村为数不多的女党员,2005年朱香兰加入村支委,。2007年,为了搞养殖这一块,养好,卖好,让老百姓口袋里有钱。朱香兰与丈夫一起注册了县金屿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正当朱香兰养殖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当年8月,一直视为心头肉的独生子在杭州就学时,遭遇不测,丧子之痛还未完全褪去之时,第二年,丈夫又因病离世。


    把悲痛隐在心中  用行动守护梦想

    经历了中年丧子之痛、丧夫之苦后,朱香兰排除万难,把所有心思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刚成立的合作社中,改造不良海塘、学习科学养殖技术、推广配合饲料等等,朱香兰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带领着周边养殖户发家致富


    2008年,朱香兰以低价承包了600亩荒废的海塘,找来挖机,雇来小工,没日没夜地忙碌在这片荒废已久的海塘上,并随后将这片开垦出来的海塘以原价租给了社员。




    那几年,除了朱香兰,合作社里的社员都赚了不少。但是好景不长,传统的大排大灌养殖模式让养殖塘普遍出现了水质浑浊、水产品口感下降的情况




    那个时候朱香兰是跟海洋与渔业局的专家讨论,怎么把我们塘底的有机肥利用起来,就是朝着这方面去学,请示专家,后来他说用酵母蛋白,酵母发酵过,还有乳酸菌,微生物制剂包括里面的,把底部弄干净。”


    敢于尝试

    然而当大家听闻要用菌类时,都不敢尝试,朱香兰却毫不犹豫,毅然在自家的25亩养殖塘里搞起了试验。朱香兰当即说道,我说:“假如我用的不好你们不要用,亏就亏我,你们不能亏,假如我用的好我第一时间告诉你们,你们去试试看。



    实验第一年,朱香兰的25亩养殖塘大获成功,蛏子肉质变白不说,个头也大了不少。为了降低菌类的使用成本,第二年朱香兰开始自己培育菌类,经过反复尝试,成本由原先的5元一斤降低到了目前1元一斤,比传统用料还要节省。




    周边的下栏塘、红旗塘等地养殖户得知这一消息后,均来效仿求教,曾经的老塘如今又充满了活力。


    群众眼中的她


    养殖户柯开撑:“我们不知道就问她,她过来跟我们解释怎样子放,放什么东西,季节到了配什么药,她这人随叫随到,比较随和,我们大家都欢迎她。”




    编后记


    她是平凡中的不平凡,命运百般挤兑,她总咬紧牙关。守护着与家人曾经的梦想,多年的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但是她从未向命运低头,她柔弱的身躯之下是一颗坚强不畏的心。她就是一朵盛放在养殖塘里的铿锵玫瑰!



    编辑:奚霞、倩倩



    掌上三门 

    精彩三门 一手掌握

    你可以了解三门人文历史、风土人情、新闻资讯、便民信息

    投稿请联络:sanmen2015@163.com

    我们为您准备了丰厚的稿酬

    欢迎推荐优质文章


    更多资讯,戳下方,下载“掌上三门3.0”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