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 荔湾科技工作者系列故事——珠江水产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室副主任李胜杰
  • 荔湾科技工作者系列故事——珠江水产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室副主任李胜杰
  • 2023-06-05 13:39:33
  •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2017年,荔湾区科协走进科技工作者,书写他们优秀的品质:求实、创新、自信、坚韧。他们敢为人先、拼搏奉献的精神激励荔湾人勇往直前。本期节目,一起认识珠江水产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室副主任李胜杰。





    在羊城,鲈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客。但,就是这种很普通的鲈鱼,也分很多种类,有一种长势快、少得病甚至是不得病,风味口感不错的优良品种 优鲈1号,虽然销量很好,但很多人却不知道这种鱼的第一条鱼宝宝的出生地是荔湾区的科学实验基地,它是一种科研产品。


    优鲈1号的课题组主要人物李胜杰是一个不折不扣的80后,说起优鲈1号的出生,他道出了常人不知道的神奇内幕:为了获得的大口黑鲈选育品种,他们连续奋斗了5年;为了给他们接生,同时观察鱼卵的孵化过程,课题组的“鱼爸爸”们曾在实验室内接力熬通宵,昼夜不停地监控记录。







    优鲈1号 生长速度快20%畸形率降至1.1%



    在荔湾区西塱,有一片占地近千亩的实验基地,这里池塘密布,树影幢幢,一栋栋规整的办公大楼点缀其中,初看与大学校园相差无几。这里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兴渔路、鱼尾路,单看路名就知道这里和鱼有密切的关系。上述的优良鲈鱼品种,就是在这里,经过科研工作者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选育成功,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大口黑鲈“优鲈1号”(以下简称优鲈1号)。优鲈1号是以国内4个养殖群体为基础选育种群,采用传统的选育技术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育种方法,以生长速度为主要指标,经连续5代选育获得的大口黑鲈选育品种,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大口黑鲈选育新品种。这个新品种生长速度较以往快20%左右,畸形率由5.2%降低到1.1%。虽然优鲈1号鱼苗比普通鲈鱼苗的购买成本可能会高了些许,但是养殖户风险小、投入相应较短的时间就可以获得收益,而百姓并不用多花钱,所以这个新品种的获得为我国大口黑鲈养殖产业的稳步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走进珠江水产研究所,探访培育了优鲈1号新品种的课题组,惊喜地发现,主要人物竟然是一位不折不扣的80后。李胜杰,一个谈到优鲈1号必然要提的名字,在中国知网上,搜索以“优鲈1号”为主题的文献,每一篇的作者都少不了他。


    李胜杰

    现任珠江水产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室副主任,主要从事水产动物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从在珠江水产研究所读研开始就参与“优鲈1号”的项目,承担和参加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如果可以以他的形象为广州的科研工作者代言,那无疑是令人欣喜的,因为他年轻有活力,聊起自己熟悉的遗传育种领域侃侃而谈,打破了人们对于科学家高冷寡言的刻板印象;同时,他又谦和沉稳,无时不闪烁着玻璃镜片所阻挡不了的智慧目光,符合人们对能改变世界的科学家的所有想象。他的故事亦是千千万万一线科研工作者的写照,让人们看到中国科技强国的希望。



    科研道路是“先结婚、后恋爱”


    回忆起学术之路,李胜杰觉得自己可能也是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在学生时代,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大学考入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并早早下定决心要考研。与一些人单纯想博高学历不同,他纯粹因为喜欢做实验、想搞研究,“上大学的时候,看到师兄师姐读研深造,在实验室潜心研究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在这个专业继续学下去。”


    既然爱得如此深沉,他从小就是水生动物迷吗?答案竟是“NO”,李胜杰坦言,自己原本报考的是机械专业,后被调剂到水产养殖专业,就是这样“先结婚,后恋爱”的感情培养,让他在水产研究的道路上坚持了近20个年头。因为上海海洋大学与珠江水产研究所有联合培养项目,所以李胜杰的研究生学习是1+2的模式,即在上海完成了一年的理论学习后,又在珠江水产研究所进行了两年的毕业论文实验。在广州时,他的导师正是白俊杰,即“优鲈1号”科研团队的首席专家和负责人。就这样,李胜杰沿着恩师的脚印,走上了遗传育种研究的道路。并在2007年研究所毕业后成功考入珠江水产研究所,继续科研项目。



     

    优鲈1号是经连续5代选育获得的大口黑鲈选育品种,而大口黑鲈是1年达到性成熟,也就是说,为了获得这个新品种,团队等了整整5年。


    搞研究不能缺少耐性,这是实验室里不可或缺的一项品质。为了观察鱼卵的孵化过程,李胜杰曾和“战友们”在实验室内接力熬通宵,记录变化过程,一刻都不容马虎。


    现在,优鲈1号在行业内深受欢迎,还推广至浙江、江苏、四川、湖北、天津、河南、山东等地,为此李胜杰也常应邀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对于这个像自己孩子一样的新品种,从育种到养殖,李胜杰都侃侃而谈,而当问到“在市场上,你能辨别出优鲈1号吗”李胜杰笑答“那可不能”优鲈1号没有“三头六臂”,外表上看和以往的大口黑鲈没什么分别。李胜杰认为,科技的进步正体现于此,“看上去没什么差别,老百姓花的钱差不多,但实际上养殖户投入的时间少了、风险小了,这就是良种的价值。”


    虽然已经在科研道路上取得了一些业绩,但李胜杰却说比起以前现在是“压力更大”。科学研究永无止境,因有前人铺路,自己站在了较高的起点上,要突破已有的光环,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从大局观来说,中国水产研究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尚有很多空白需要他这一代人来弥补。



    妻子是同行,全家都喜欢养鱼


    目前,中国水产品品类多,又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在全球水产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距今约有3000多年。品类多、产量大、养殖历史久,可是我国对于水产品种研发工作却从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所以李胜杰与他的同事们不得不承受一种尴尬,中国作为水产大国,水产研究却与世界先进国家有明显的差距。


    与种植业和畜牧业相比,我国水产养殖良种化可以说还较落后,与美国斑点叉尾鮰、南美白对虾以及挪威的大西洋鲑产业比较,差距还非常大。无论是良种覆盖率还是遗传改良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现代水产种业发展对水产新品种的需求非常迫切。


    李胜杰认为,当下,国家对于水产研究的扶持力度很大,“过去我们做实验,都要想方设法地节省实验耗材,而现在条件好多了,只要你有想法就有发挥的舞台,可以说现在的年轻人有很好的机会。”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客观条件变好了,但社会的竞争压力也变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却似乎没有跟上。“我们上学的时候,加班加点做实验、夯实理论基础,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可现在,这样的学生反而变少了。”




    遗传育种研究是“一条龙”的研究,所谓一条龙是指并非只关注研究对象的某个特定时期,而是其整个生命周期,这就意味着,研究员要对实验对象的一生“负责”,怎么负责?说白了,就是你用这批鱼做实验,就要养大它们,换水、喂食,这些基本动作必不可少。室外鱼塘风吹日晒、室内鱼塘潮湿腥臭,“现在的学生,做实验可以,但是提到养鱼,他们多少都会有抵触心理,但这就是科研,你要毕业,要有成果,就一定要付出辛苦。”


    目前,珠江水产研究所的室外鱼塘正在升级改造,走在鱼塘边的树影下,李胜杰回忆,所里这大大小小20多个鱼塘,一大半他都用过,养过鱼,即便到了现在,他也亲自“照料”实验用到的鱼。



    每个池里的鱼是几月龄他烂熟于心;哪个池里的水该换了他清楚地记得;撒一把饵料,看鱼儿捕食的状态,他就能判断出上一次喂食是什么时候……



    鲈鱼、草鱼,这些广州人餐桌上最常见的鱼,也是李胜杰鱼塘里最常养的鱼,就是借助于池塘里的“鱼伙伴”,他令广府人餐桌上的鱼更优质。


    比起实验室里的烧脑、比起鱼塘里的体力活,现在他也有新的烦恼。虽然实验室每天下午5点钟就下班,但是最近李胜杰都要6、7点才能回家。写材料、准备论文,这成为了科研工作者除了进实验室之外,另一项“标配工作”。好在,自己的家离实验室很近,无需考虑早晚高峰带来的交通不便;好在,有父母帮忙照看读幼儿园的孩子,生活没有了后顾之忧;好在,妻子就在隔壁的实验室工作,同为一线科研工作者,他可以得到足够的理解和全力的支持。没错,李胜杰与鱼的“缘分”在于,这不仅成为他一生挚爱的事业,还为他的爱情牵了一条红线。他的太太现在同样就职于与珠江水产研究所,从事热带观赏鱼类研究。全家人与鱼有着讲不完的故事。



    带领团队生产改良鱼饲料



    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了科研人员为了某一个课题、为了某一个物种,奉献毕生的精力?会有人认为,搞科研就是一种赌博,“你的研究有成果,那就是赢了”,否则,将碌碌无为窝在实验室里度过惨淡一生。令人伤感的是,在科研工作者这个群体里,大多数人或许只能做分母,。李胜杰却不这样认为,他说,在一个科研项目中,每个人都因各自擅长的领域而有不同的价值。



    “一个科研成果的诞生,是一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而很多工作成果是无法量化的,表彰大会上没有提到名字的‘他们’”,或许更配这份殊荣。”



    以项目组负责人的身份带领一帮同龄人跋涉布满荆棘的学术之路,比单纯做实验的难度更上一层。为此,李胜杰也有很多应对措施,打铁还需自身硬,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是关键;此外,定期举行专题会议展开学术讨论有助于增强实验室的科研氛围;再者,如何调动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各自的特长,对于确保整个课题组能持续保持强劲的科研势头和凝聚力也有尤为重要的影响。对于李胜杰来说,这些都将是他未来学术路上,除了探索生物本身的奥秘外,还要倾心研究的管理法则。




    传统的肉食性鱼类养殖大多以冰鲜下杂鱼作为饵料,这给肉食性鱼类的产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一方面,冰鲜鱼质量难以控制,残饵的剩余会影响水质;另一方面,大量冰鲜的使用,也给自然资源带来的一定的压力。培育出可利用人工饲料的改良品种,能促进肉食性鱼类的规模化养殖,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是目前李胜杰和他的同事们正在攻坚的研究课题。实验的项目有千千万万,但目标都是一致的:提高养殖户的收益,提高百姓消费的性价比,也就是通过科技推动人类生活的不断进步。



    专题策划 信息时报首席编辑 黄莺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李元源

    专题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陈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