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 鱼身上为什么“长满寄生虫”?野生鱼与养殖鱼谁更安全
  • 鱼身上为什么“长满寄生虫”?野生鱼与养殖鱼谁更安全
  • 2020-10-12 18:00:27
  • (欢迎点击上面蓝色的公号ID关注)

    网上出现了一段视频,一位男子说一条刚钓起来的鱼中充满了寄生虫,然后用剪刀挑开几处鳞片,果然每处都出现一条很长的现状物体。

    (该视频截图)

    不清楚这条鱼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视频中的男子在挑开鱼鳞之前就知道它充满了寄生虫,也看不清楚那些线状物体到底是什么。不过,水产品中出现寄生虫,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尤其是许多人推崇的“野生鱼”。

    野生水域能生产鱼,自然也能生长寄生虫。能够在鱼的身上或者体内栖身的寄生虫或者虫卵很多,很多是肉眼看不见的,人们也就“眼不见为净”。而像视频中那样体型很长、肉眼可见的,也可能存在(比如线虫)。

    相对来说,海水比淡水更不适合寄生虫生长。但是,并不像一些人想象的“海鲜中没有寄生虫”。喜欢吃生鲜海产品的日本人,就有大量寄生虫感染的案例。

    不过,其实寄生虫并不难杀灭。

    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加热。按照美国FDA的指南,只要加热到60 °C,就可以有效杀灭寄生虫。在火锅中,鱼片变白的时候就超过了这个温度,所以可以用“变白”来作为鱼片涮好可吃的标志。

    寄生虫也怕冻。对于生吃的海鲜,美国和欧盟都要求进行“深度冷冻处理”。按照规范进行过冷冻处理的海鲜,也就可以生吃而不必担心寄生虫。

    许多人喜欢吃“鲜活”的鱼以及其他水产品,认为所用的蘸料可以杀死寄生虫。需要强调的是:不管是酱油、醋、酒还是芥末,或者它们的组合,虽然对计寄生虫有一定的杀伤力,但“蘸”的那点时间远远不足以保障安全。所以,靠它们来杀灭寄生虫,只是一种心理安慰。

    相对而言,养殖的水产会好许多。因为在养殖中,会采取各种手段来杀灭寄生虫和致病细菌。当然,这可能带来“抗生素以及消毒药品残留超标”的顾虑。只能说:按照规范使用这些“化学用品”,残留很少,对于健康的影响可以忽略;现实中确实有养殖户可能会超过“合理量”使用,但这种“可能有人违规”的现象在任何农畜渔行业中都存在;,但大家也没必要因噎废食。

    水中的污染物也是水产品的风险来源。污染物可分为有机污染和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主要来自于人类活动释放的污染物,而重金属污染除了人类的排放,还跟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也就是,在没有工业污染的水域中,同样可能存在较高的的重金属含量。简而言之,野生水产品的污染风险,也高于养殖水产品。

    还有担心养殖水产中含有激素。实际上,水产养殖中禁用激素,社会上传说的避孕药之类的激素不能帮助鱼们长得更好。当然,也可能存在有的养殖者因为轻信谣言,违法使用某些激素。但这毕竟不会是常规,并不值得纠结。

    【本文是较真平台稿件的摘要版,点击“阅读原文”可见深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