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 亿佳洁水产课堂:河蟹养殖早期摄食注意事项.
  • 亿佳洁水产课堂:河蟹养殖早期摄食注意事项.
  • 2020-12-04 05:55:11
  •  河蟹的学名叫中华绒螯蟹,在民间俗称螃蟹、毛蟹等,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河蟹身体扁平宽阔,呈方形,分头胸部和腹部两个部分。背呈墨绿色,腹部白灰色,5对胸足于头胸部两恻,左右对称。   


      河蟹的池塘养殖是进行集约化高密度养殖的一种养殖方式,与其它的养殖方式相比,也是当前人工养殖河蟹,生产技术含量较高的一种养殖方式。这主要体现在:养殖池塘的水环境控制水平、苗种的质量、日常管理的保证三个方面。   


    影响河蟹早期摄食的三个主要因素:水温、水质、投喂方式。


    1、水温低、温差大。水浅不保温,早晚水温变化大,河蟹应激出现钻泥、打洞的现象,甚至不吃料。


    建议:适当加深水位,保证至少1/2的池塘面积水位在60公分以上;同时10-15天定期肥水,如选用高碳低氮的“肥水肽Ⅱ”,提高水体稳定性和保温性,促进河蟹早开口摄食。

     

    2、水质差。水体氨氮、亚硝酸盐超标,药残重、毒素多等引起河蟹中毒应激,导致不吃料。


    建议:每周检测水质,根据具体水质情况,科学肥水,切忌盲目施肥,破坏水质,影响河蟹成活率;前期定期(10-15天)使用二氧化氯、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等改底解毒,稳定水质。

     

    3、投喂方式不正确。低温期,河蟹多数栖息在深水区。水温15℃以下时,四周浅水区投喂,傍晚风大四周水浅降温快,河蟹不上来摄食。


    建议:投喂时,可以选择晴天中午在深水区局部投喂,同时设置料台,方便查看摄食情况。如遇长期低温阴雨天气,投喂不足或无法投喂,可以定期(10-15天)外泼营养(补钙),增强河蟹体质,帮助蜕壳。